(大屯山脈南北縱貫之三)
【天元宮賞櫻】
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南北縱貫行程已走過兩次,接下來再走,就要規劃新路線,尋找合適的南北兩端登山口。我在五六十年代的大屯山登山熱潮,大都選擇由北投上山,因為到北投或新北投的火車還算方便。北端的登山口大多在淡水、北新莊或三芝一帶,交通時間嫌太長,所以很少嘗試作假期健行,僅在作生態研究期間,由學生開車從三芝或石門鄉探查過竹子山北麓。
最近查閱登山文獻,有一條由淡水攀登面天山的行程,以前從沒有走過,這條稱為山子頂步道的路線,也許可選為南北縱走的北段,上了面天山之後,可東下面天坪,由南邊的北投下山,這是以前常走的老路線,由於走到清天宮就有公車可搭,算是輕鬆路線,但不知完成北段路線要花多少時間,我計劃下達面天坪之後,若時間還早,天氣也不錯,就再爬一座大屯西峰,並經由中正山,從北投下山。早年我曾上過西峰,都是爬高山的行前集訓,由陽明山苗圃線登七星山,然後連走大屯、南峰、西峰,一直到面天山,我們覺得最難的就是大屯西峰,或許當時登頂的人不多,由大屯坪不見有上西峰的明顯路跡,我們必須在芒草及箭竹叢中鑽行闢路,才能登上西鋒,山頂的一堆亂石,幾乎難以立足,由西側下山到面天坪,也沒有步道,一直在密林中下滑到面天坪的越嶺路,經過這段西峰的苦操,隊員中已有人體力不濟,無法再上面天山了。多年後重回大屯山區,我一直對西峰的險峻刺激念念不忘。
從北投軍艦岩附近眺望大屯山脈,自右至左為大屯主峰、南峰、西峰、面天山、向天山,前方中央是中正山。
我選在初春的花開時節來走這條路,剛好這天也有登山會排定山子頂步道的行程,我選擇由山子頂西邊的天元宮出發,係因在網路上看到這裡櫻花初開的消息,於是想先來賞櫻,然後再登山。我由淡水捷運站對面的客運站,搭往北新莊的班車,車上沒遇到登山會的隊員,心想我大概遲到了。後來又上來一批旅客,各人帶著大小包照相器材,看樣子可能是準備到三芝山區櫻花木道去拍照。開車後我一直注意車窗外的站牌名稱,惟恐坐過站。十五分鐘後,司機大喊「天元宮到了」,車上大多數旅客,包括攝影隊員與好幾個郊遊家庭成員,都與我一起下車,看樣子天元宮是淡水近郊的著名景點。
今天天氣還不錯,清晨雲霧滿天,但下車後雲天破空,太陽露臉。我隨著遊客由路邊超商旁的小巷走進去,來到天元宮前的廣場,下面的停車場擠滿了轎車與人潮,我在石階上下望,停車場邊有兩塊安全島,上面巨石造景,一塊如屏風,上書「天上聖域」,另一塊像巨獸伏臥,旁邊有一群背包登山客正在集結,準備出發,我決定先去看看櫻花再走。
天元宮後山的無極真元天壇,其四周是櫻花樹的集中栽植地點。
天元宮四周的櫻花栽植並不集中,由旁邊的車道再往上爬,來到上方的廣大平台,一座「無極真元天壇」聳立在眼前,這座五層的寶塔建築相當雄偉,繞塔一周,這才發現天壇外圍種了上百株櫻花,已有零星數朵開放,而滿樹花苞吐芽,在朝陽中閃爍著露光,也許再過一兩週全面盛開,將有燦爛花海的景觀。即使花開不多,攝影家們仍在樹下擺好腳架,頻頻對焦取景,而一般遊客也紛紛在花下留影,並三五成群漫步到後方山坡上的花園,這裡也有初開的櫻花與盛開的杜鵑花,儼然成了淡水人的後花園。
天壇下的櫻花已有零星數朵開放,滿樹花蕾預告花海勝景(左)。天壇後花園的櫻花樹下開滿杜鵑花(右)。
含苞待放與初開的吉野櫻。
【探索山子頂步道】
在天壇及花園瀏覽一番後,回到天元宮廣場已是八點半,在宮前廣場的左側,找到山子頂步道的解說牌,註明步程45分鐘,並有指標引導至小巷內,可見這條步道規劃由此開始,小巷通到較寬的柏油路,經過破布子腳的一些民宅與古蹟,沿途岔路均有明顯路標,不久從兩棟民宅間走入石砌小徑,只見石階上滿佈青苔,古意盎然,兩旁栽植山櫻,似已開過花,長出新葉。由天元宮出發15分鐘後,小徑接到一寬柏油路,步道口左側是一間土地廟,另有一棟民宅,地址是山子頂10號,原來此地名叫山子頂,101公路上也有一山子頂站牌,且有產業道路接到此地,登山隊如不遊天元宮,可從此站下車起登。
山子頂步道的入口與解說牌(左),產業道路間的石階小徑串連成山子頂步道(右)。
由民宅邊的小徑爬上山坡,不到三分鐘又遇到柏油路,由對面路邊的步道上行,不久路左轉,遇到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界碑,註明山子頂海拔265m,順產業路走,遇岔路直行,然後來到一垂直交叉路口,左下側來路可通十方禪林,路口有一淡水社區巴士站牌(紅2路),右上行則指標註明通往山子頂17鄰22-26號,我順此路想趕上前方隊員,但一直不見人影。不久看見一路標,所標示的名稱改變了,不再用山子頂之名,改寫為「向天湖步道1600米,60分鐘」,猜想應是通到面天山下的向天池(湖),此後沿狹而陡的柏油路上行,到達一觀景台及方形儲水塔,我在此照相休息,並整理剛才走過的步道資料,這時看到下面有大對人馬爬上來,原來是登山會的隊員,他們在天元宮又等到另一批隊員才出發,所以我出發在先,但沿途觀察路況並攝影記錄,速度放慢,終於被大隊趕上了。
一路走來,我感覺真正的面天山登山口,可算是這座觀景台上面的步道,所謂山子頂步道45分鐘的行程,應該是指天元宮登山口到觀景台的路線,這條步道是把此二景點經由幾段山麓鄉道與小徑連接起來,路況顯得有些零碎,路標的製作也不太妥善,里程及時間的標示,前後湊不起來,中途的指標可能有些里程錯誤,或誤註行走時間,沿途岔路多,雖有指標,但也容易忽略錯過或被誤導,走這種路尋找登山口,不能憑地形及經驗判斷該走的路,只能遵照路標,我第一次單身走,當然小心翼翼,無法快馬加鞭。
景觀台的海拔約300公尺,背後是高不見頂的山巒,北邊則視野良好,可看到天邊海面以及山腳下的鄉野,西北向的近處是剛才經過的天壇與後邊淡水市區的高樓,再後面是淡水河口,對岸的八里與遠方的台北港也隱約可見。東北方的山麓有些村落散布在丘陵低谷,海岸平原則有新市區的基地與新建大樓,向東展望可一直延伸至三芝的山丘與海岸,在此眺望台灣的西北角全景,可說是這段步道的精華,若不想長途跋涉攀高,走到觀景台休息賞景,就可回頭了。
由觀景台眺望山下的天壇與淡水市區,淡水河口與北海岸一覽無遺。
由觀景台以上的所謂向天湖步道,全是崎嶇的登山小徑,我取出地圖估量,此地到面天山的稜線,水平直線距離的確接近1600公尺,而海拔高差則超過600公尺,坡度甚大,一路陡昇,可說是登山者的一大挑戰。一位嚮導大聲宣佈:此去沒軟的,必須硬上,請大家各自量力而為,看過山海景觀就回去賞花,也值回票價。果然大隊出發後,就有幾位隊員留下,另一位嚮導前天感冒,不想再上,自願帶隊下山回天元宮賞花。
最近幾次假日健行,走的都是所謂A級輕鬆路線,八點鐘出發,九點多就簽到解散了,今天走這條B路線,被嚮導這麼一嚇,竟有些緊張起來。我收好地圖,脫下外套,取出登山杖準備接受這條險路的挑戰,心想前兩次南北縱走都相當順暢,今日只要爬上眼前這道陡坡,就算通過考驗,接下來即使再上下幾個山頭,體能已適應,達到酒酣耳熱的境界,行程就顯得輕鬆了。
【向天登面天】
山徑一開始便是不規則的石階路,一邊有木柱及繩索作護欄,後來又有枕木鋪面,但步徑狹窄,步步高昇,路況奇險,雨後路面泥濘,絲毫沒有喘息的餘地。在我走過的陽明山國家公園石板步道中,這條算是最艱辛。將近半小時後,看到「箭竹筍」的解說牌,這附近有些農地與取水管,還有農人出入,再往上就進入天然林,沿途很少有岔路,也沒有里程碑與路標,雖然攀爬很吃力,倒也單純而不必費心。
自登山口一路苦攀四十分鐘,來到濃密的天然林內,石階與枕木都消失了,小徑還算明顯,坡度也趨緩,走在鬆軟的泥徑上舒服多了,我似乎感覺已通過考驗,苦盡甘來,開始放慢腳步開始欣賞森林的一草一木,這時大隊人馬超前而去。我停下來拍攝一株蘭花,林地上有不少野生蘭,可見這條路並不熱門,蘭草未被搜盡。不久地面上出現不少松樹針葉,察看四周都是常綠的闊葉樹,不過偶而目光會被幾株散生的老松樹吸引住,這些直徑七八十公分的老樹,高不見頂,樹皮龜狀剝裂,松葉僅存在樹梢幾個殘枝,有些老木已倒地腐朽,樹頭則突出地面,似一堆木屑碎片,研判其大小與樹齡,這片森林應該是日本治台期間,大屯山造林運動的遺跡,當時所種的琉球松,如今已大多枯亡,然而森林並沒有消失,野生的鄉土樹早已取而代之,正如在北投面天坪所見的森林。
登向天池的步道極為陡峻,考驗登山客的能耐(左)。爬上陡坡進入較平緩的天然林,苦盡甘來。
十點鐘過後,沿山徑向東南方緩緩上行,看前方山坡漸低,不久繞過山腰,通過一處鞍部地形,頓時樹枝颼颼作響,強風迎面襲來,好像進入另一個世界,研判此處已轉到東北季風的迎風面,應該到達面天山西側的稜線了。這時小徑淹沒於倒木及茂草之間,撥草穿行於密林中,左側樹梢高處可見兩個山峰,一個圓頂的山頭有方形架板的是面天山,旁邊另一個就是向天山了。沿稜再走,十點半又到另一鞍部,見到大隊人馬停在此休息,往前的稜線路口有樹枝擋住,右側另有一下坡路,嚮導說稜線的路比較難走,休息過後將走右下小徑繞一點路,我在一棵樹上看到「山水雲」製作的小路標,下山的路通往向天池。
通過鞍部後,從樹縫間看到圓頂的面天山,其右側是向天山的山稜。
下坡的路迎向陽光,平順好走,昨日雨水在林間蒸發,煙雲四起,大家翻越陡坡後,腳步輕快,談笑風生,不久聽到山下有更大的喧嘩聲,我們到達坡下的空曠地與石板路,向天池到了。池畔的遊客不少,除了我們這一隊,其他的人都是由面天坪走過來的,從北投或二子坪均有路可通,所以向天池算是國家公園內的熱門景點。池的四周都有石階步道,我們下來的小徑接到漥池的北側,此處路標註明右側可通興福寮,記得多年前曾走過,左側的步道則可登面天山,由另一邊下山經面天坪可通到二子坪。休息片刻後,部份隊員直接走山腰的路往面天坪,其他人員按預定行程登面天山。
從鞍部走下山到達向天池畔(左),再走石階步道登面天山(右)。
我爬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山峰,最大的樂趣就是重溫台灣的高山景觀,因為大多山頭或峰頂都是長著芒草或箭竹草原,視野遼闊,頗有高山氣勢。登面天的小徑已鋪好整齊的石階,起先通過山的西側闊葉林,山路之形迴轉,一刻鐘後走出森林,進入陽光下的草原,仰望步道上萬里無雲,我們似乎在走向晴空,登上一個小山頭,沒看到明顯的標記或三角點,但見東邊還有更龐大的一個山體,山頂草原上立著的電波反射板與觀景台清晰可見,那就是今天的第一個目標面天山,我們所在的小山頭無疑是向天山了。
從向天山走下鞍部,看到前面的面天山頂反對板與觀景台。
在向天山頂看到對面的面天山西側,由於位處背風面,一直到接近山頂仍有森林,由向天山走下鞍部的小徑,則在東北風的迎風坡,兩旁盡是草原。我從鞍部向上走,沿小徑穿過森林直上面天山頂,途中回頭看向天山,其北邊草原與南側森林的分布格局相當明顯,無疑是自然界季風的傑作。這時我看了東邊的大屯西鋒,一團薄雲飄上山頭,那是我行程的下一個目標。
十一點半爬上面天山,兩片反射板佔去山頂的大部份空間,觀景台位在北側邊緣,採高架搭建,挺出比人高的芒草堆,以求視野之無礙。記得早年前爬到山頂四周盡是高草,必須撥草尋覓草縫才能看到山下的淡水河,今天景觀台上擠滿了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空隙來拍照,大家紛紛辨認山下的景物。這時似乎風起雲擁,北邊雲層成排飄移過來,東北邊的大屯主峰與小觀音山已隱入白雲深處,只有較低的菜公坑山與烘爐山還露出在兩片低雲之間,西北側山下的淡水河口則在行雲流霧之下忽隱忽現。南方的天氣比較晴朗,也是遊客們指認地景的焦點,低空的一層雲遮住了台北盆地,但重陽橋以北到關渡平原一帶還算清晰,容易辨認的地形就屬淡水河中的社子浮洲,那尖銳的前緣一直伸向淡水河口。關渡平原上有大片農田,大度路橫貫而過,其左側連接到洲美快速道路,我用望遠鏡頭掃瞄,連快速道路旁的北投垃圾焚化場大煙囪都看到了,我不禁叫了出來,真的假的?旁邊的一位隊員半信半疑,我拍下望遠數位照,再細部放大給他看,那煙囪頂的摘星樓旋轉餐廳清晰可見。
從面天山走到面天坪途中,看到南方的關渡平原與社子島。
【攀越大屯西峰】
下山的路在面天山東側,記得以前是一條泥土小徑,穿過密草直下面天坪,現在則有好走的石階步道,難怪遊客絡繹於途,路標註明下山到二子坪有2.7公里。首先走在之字形的草原間,此地是觀察大屯西峰的好地點,可惜北邊雲霧不停湧過,山頂不易窺到,偶而雲隙乍現,看見山頂右側草原有一細縫,料想是登山小徑,山頂則有一兩叢灌木,為了趕在變天之前登上西峰,我沒多作停留,繼續下行進入森林,二十分鐘後接到面天坪的越嶺路,由此左行到二子坪有1.1公里,右行到向天池則為1.6公里的路程,大隊人馬走向二子坪,準備到陽明山的花季現場去湊熱鬧。我看天氣還好,北邊雖不斷有雲飄來,南側則有陽光,我的體能狀況也不錯,乃按原定計劃,向右往南走,打算爬大屯西峰,由北投下山,避開陽明山花季的人車潮。
面天山的下山途中眺望向天山與淡水河口後方的觀音山(左)。步道上展望對面的大屯西峰(右)。
面天坪的越嶺路上,遊人來往如織,往昔的小徑已被行人走成寬廣的泥土產業道路。我南行不到幾分鐘便到達面天坪涼亭,此地是面天山與西峰之間的鞍部,也是北投與淡水兩地的分水嶺,涼亭對面有一房子,名為向天堂,裡面不斷傳出喃喃的頌經聲。涼亭內人潮甚擠,由二子坪走到北投的清天宮,這裡常成為中途休息站。大屯西峰的登山口就在涼亭旁邊,路標公里數是:大屯西峰0.87;南峰1.27;主峰2.42。里程碑後面有一大型告示牌,說明此路陡峭易滑,輔助繩索負載有限,警告遊客勿輕易嘗試攀登。早上爬面天之前,才被嚮導嚇出一身冷汗,這個警告牌又好像在下馬威,不過這次我以平常心視之,以前早知西峰最難爬,料想至今仍然如此,但我爬過面天山之後,感覺馬力充分啟動,正可乘興再上山,況且由涼亭至西峰頂,海拔高差只有180公尺而已。
我休息片刻,吃了些點心,然後獨自走入登山小徑,開始是一段泥土陡坡,看不出踏腳路跡,但光滑的路面見到不少樹根裸露在外,地被草本植物都消失了,顯然是遊客行腳所產生的表土侵蝕現象,以前我們曾由西峰頂滑衝下來,如果是大隊人馬這樣走,就會造成這種結果。爬上這段土坡後,森林恢復完整的密茂,林下草木蓋滿地面,路跡逐漸清楚,路線明顯有規劃,採之形小徑迂迴上陡坡,急陡處有繩索纏樹助攀,走起來有驚無險。路上我意外發現地面有幾片扁柏的葉子,這裡並未有天然生的扁柏記錄,在附近搜尋片刻,終於看到幾株扁柏的小樹,最大的樹幹直徑僅約20公分,猜測也是往日大屯山造林的遺跡,松樹老株比較常見,但扁柏種得少,殘株更罕見。在森林中走了半小時,終於上到稜線草原,見到前面有一對青年男女正相扶上攀,由剛才在面天山頂所見的西峰山形,我感覺離山頂不遠了,西峰雖然沒有整齊的石板步道,但與從前比較,路況已改善不少。
大屯西峰的登山口上方樹根裸露,表土侵蝕(左),登頂路線有繩索助攀(右)。
登西峰途中回望面天山,其圓頂山頭在薄雲中散發微光。
我不想在狹窄路段超越前面這對情侶,便停下腳步,回頭拍攝對面的面天山。這時兩山之間隔著一層薄霧,但見面天山頂下方的草原步道,在矇矓中如細絲轉折三四次,然後隱入森林中,而左邊的向天山上,半邊草原與森林仍涇渭分明。由登山口走了四十分鐘,終於來到亂石成堆、芒草成叢的山頭,印象中這就是西峰頂了,果然看到一碑寫著大屯西峰,這裡沒有三角點,石堆間有一排葉子稀疏的矮灌木,整個山頭崎嶇不平,但比三十年前滿塞草石的印象寬鬆多了。山頂已有十多位登山客,是幾組年青男女,與在面天坪所見的中老年人潮完全不同齡層,他們散佈在草石間休息午餐。我看東方的大屯南峰罩著薄雲,主峰方向則白茫茫一片,看起來也許變天在即,便決定繼續向東趕路,說不定可登南峰後下山。剛剛在路上追到的一對情侶也許與我有同感,已先東下,又走在我前面。
大屯西峰山頂滿佈石堆、芒草與灌木,後面可見南峰與雲裡的大屯主峰。
大屯西峰的東坡非常陡峭,大部份是芒草覆蓋,雖已被登山客走出一條無草小徑,但大部份已被侵蝕成溝,有一段接近垂降的險壁山溝,走起來戰戰兢兢,這種路段上坡可能比較好走,下坡則不免心驚肉跳。前面的女生坐在石塊上裹足不前,男生拉著她的手,耐心鼓勵,詳細解說附近山勢地形,並指著前面的雲中山頭說:過了那個中正山就好走了。他們四目相對苦笑,並轉頭發現我的行蹤,原來他們的行程大致與我相同,我走近他們,跟著詳細眺望對面山頭,記得幾年前參加山社大會師,我曾登過中正山,山頂有一座木造觀景台,但前面山頂雲縫中都是草原,一直沒發現木造建物,可見不是中正山,我判斷那是大屯南峰,中正山應該在其右下方的尾稜,可能被南邊的另一個山頭(南南峰)擋住了。我與他們交換意見,說明中正山的大概位置,並順便告別,走入前面的雲霧中。
大屯西峰的東壁非常險峻,步道路線已被侵蝕成溝。
【輕渡中正山】
我小心下降這段險坡,路並不長,一點十分到達南峰鞍部的分叉路口。這裡有低矮的森林,林中的木柱上標著岔路的去向,左拐的路可通大屯坪及二子坪,右行則往大屯南峰。我取右行,不久就翻到稜脊南側之森林步道內,山勢一變,森林也轉成高聳之冠層與茂密的下層草本,南峰往南延伸之山稜處於東北風之背風面,樹木生長條件較佳,泥土步道在斜坡中橫過,平緩好走,回想今天一路上翻山越嶺而來,心境上的酒酣耳熱感覺就在此時湧上來,腳步輕快如飛。這時太陽微露,林間綠葉閃爍,葉隙間偶而可見南邊的藍天與山腳下的田園風光,難道坡面一轉,天氣也隨著變了?
翻過西峰稜脊,進入南坡的森林步道,天氣轉晴,濃蔭蔽天。
飛奔穿梭林間,我忽然感覺左側山壁有一條人走過的路跡,樹木間套著繩索,又瞥見地上路標寫著往大屯主峰,直行則往中正山,主峰並不在預定行程上,我便直行而下,沒走幾步又意外發現右下坡有一條明顯步道,路口樹上的標牌寫著往大屯谷、大屯國小(溪底路),可能是晚近開闢的新路線,我以前未曾走過,由於今天還想爬南峰,暫不去探這條路,乃繼續下行,預計在到達中正山之前順登南峰。
走到下午一點半,步道一直在下降,我看到右前方有一片山頭上的草原,以為南峰到了,拉著路邊樹上的繫繩下降,通到一片芒草地,卻不見有南峰之標的物,回頭北望,看到兩個山頭,左邊的一個是剛才下來的大屯西峰,那條筆直的侵蝕溝很容易辨認,右邊的一座差不多同樣高的應該就是南鋒了,如此判斷,我似已錯過南峰的路徑與登山口,經查看地圖,登南峰的路可能是由往主峰的岔路爬上去,經過南峰再續登主峰。我取出望遠鏡頭拍攝西峰與南峰,西峰東壁與南峰山頂還看到登山客爬行的蹤影,看到那細小如蟻的身影,感覺離南峰已如此遙遠,心都涼了,剛才路上一時得意,輕快疾行,忘了看地圖找路,預計要登的南峰就此過門不入。雖然走回頭再登南峰並非難事,但下午四點半另有事必須回家,下山的路不知還要多少時間,不能再耽誤,乃決定直奔中正山,至於南峰與主峰或許可與大屯谷排在同一行程,他日再來。
往中正山途中,回頭看大屯西峰(左)與南峰(右),頓悟已錯失登南峰之路。
我獨行在下山的草原上,小徑正要穿入森林時,遇到由林中爬上來的一位女山客,打招呼時順口問她中正山還有多遠,她回答不知道,她是由竹子湖的中正山產業道路上來,準備走大屯坪到二子坪,並未經過中正山。我的歸程不走竹子湖,繼續循小徑下行,下午兩點鐘接到一條橫向的石板路,且有路標,左邊上坡到竹子湖的第一登山口0.9公里,右下到中正山觀景樓相距1.1公里。我採右行,不到十分鐘有一路標註明距十八分登山口1.5公里,幾年前來過中正山就是由這登山口上來的,此地離中正山頂應該不遠了。這時路上遇到幾組下山的遊客,這一段頗多岔路,遊客也不少,接近中正山之前約200公尺之處,左邊又分出一條石板路,通到第二登山口有1.9公里,但旁邊的告示牌寫著因坍方此路封閉。續往觀景樓前進,不久又遇到分叉路,左下到十八分登山口2公里(路反而變長?),右行到觀景樓只有100公尺,我到達觀景樓已是兩點半了。
走下這段陡坡(左),接到中正山的石板步道(右),山頂觀景樓就不遠了。
觀景樓附近有很多遊客正在休息,但樓上空著,我爬上去展望拍照,才發現上面風太大了,有點站不住腳,帽子屢被吹掉。這時北邊的山後面雖然有雲,但南側已是晴天,由東邊的紗帽山、七星山,至大屯主峰、南峰與西峰都一一呈現,西邊的觀音山與淡水河口也看得很清楚,早上是由山北的山子頂看到淡水河口,下午翻到山南,眺望角度已變了。中正山南邊無大山阻隔視線,應可遠眺台北,以前由台北市區可看到山坡上樹木排成「中正」兩字,現在字形已看不清,今天低空有霧,遠處的台北市一片煙塵,看不到景物,倒是近處的山腳下可看到龍鳳谷與硫磺谷等溫泉地景。中正山的確是登高望遠的好據點,怪不得遊客多,且不限登山隊伍,有些人像是來此郊遊散步,沒帶任何登山裝備,或許附近有方便的停車場。
中正山頂的觀景樓是登高望遠的好地點,其北方可見大屯西峰、南峰與主峰。
我在觀景樓旁的下山小徑看到里程碑,離十八分登山口停車場只有500公尺,心中暗喜:馬上可搭小巴士回家了,這段筆直的石階路相當陡,下行則不費力,十分鐘就輕鬆走完,來到登山口,驚訝地發現下面有一個很大的停車場,但失望的是,這裡並非我以前爬中正山的十八分登山口,附近也找不到任何小型公車站牌,看樣子家園路迢迢,我還得費一番工夫才能搭到車。這個停車場大概是近年新建的,我收集資料並沒發現,這裡只適合開車族停車,來中正山遊覽。從地圖上細看,停車場下面山坡有一條公路名為登山路,繞了五六個之字形的大轉彎爬上來,這也是我三十年前的登山經歷所沒有的,登山路下面接到東昇路的路口,才是我熟知的登山口,一般登山行程要越嶺由另一地點下山,就不宜開車。
我重新背起行囊,走七彎八拐的公路下山,幸好在幾個路邊發現小路捷徑,穿越公路直溜下山,不必跟著公路白跑,但也花了半個多鐘頭才到達下面的路口及村落,終於看見小7路公車的站牌,我印象中的中正山傳統登山口就在登山路141-149號的巷子,入口有一家雜貨店,我走到這裡已是三點半了。
回顧今天這趟南北縱貫之旅,由大屯山脈北麓的淡水天元宮,翻過山到南麓的北投十八分,總共花了七個鐘頭。途中有點考驗,也有些意外與波折,坐在回家的車上,欣慰之餘,只覺得行前準備功課與現場的圖面導航仍有待加強。
大屯山區西側登山路線簡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