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郊野漫步之七.城市漫步.邂逅田園 (作者--林迷)
森廬鄉居位在大溪三層台地,只是一棟小小的庭園樓房,鄰接農村鄉野,但踏出森廬庭園,走進田園阡陌,立刻融入農村的季節韻律。
夏日將盡,二期稻作的秧苗已趨成熟,預兆秋季的豐收。
作為鄉野的候鳥過客,三層的田園一直是我們晨昏漫遊之地。秋意正濃之時,森廬周遭的休耕農地出現一大片花海。
倘佯四處田園,大波斯菊花團錦簇,向日葵也挺立綻放。客居森廬的日子,總是在田園或山林裡找到四季的喜悅。
回到城市窩居,擠身水泥叢林,灰濛濛的樓景,耳邊車聲隆隆,
閒暇步出大廈,尋訪都會綠意,漫步街頭巷尾,路標遙指鄉野。
依循指標一路前行,來到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園區地圖解說牌後面,出現客家音樂戲劇中心與文化中心兩棟大樓,專供戲曲演出與主題展示之用。大樓側面綠樹成林,幾年前由兒童交通博物館改建時,許多樹木就地保留,有些加以移植,森林包圍草原與廣場。
眼前一條林蔭棧道,疑似走入山間,山人走過林蔭,爬上土坡上的涼亭,林外出現牛車閒置草地,牧童牽牛嬉戲,城市深處竟然邂逅農村田園。
中央廣場邊緣,欣見小溪蜿蜒流過草坡,一道古色古香的拱橋跨越溪上,
橋下出現各式各樣的水生植物,此乃精巧設計的生態溝渠。
引人入勝的拱橋,牽引著遊客的腳步,走到橋上,赫然看到草地上鋤耕的農夫,
農夫身邊的田埂稻禾與後面的水車,再度呈現熟悉的農村景觀。
順著生態溝渠來回漫步,可見溪溝中的跳石,孩子們在溝渠兩岸徘徊,低頭觀察水中生物,溪溝末端的水車是吸睛景點。後面的高架平台上,有一座涼亭,取名菸樓涼亭,早期客家人生產菸葉,燻烤菸葉是必要過程,菸樓是客家農村特有景觀。
生態溝渠旁邊種了好幾叢薑花,並立著一面水生植物的解說牌,薑花芬芳四溢,解說牌述說著植物品種。旁邊一座小型土地公廟,客家人稱為伯公亭。另一邊草地上有一座銅雕作品,解說牌註明叫「灌土狗」,一個孩童拿著水壺,另一個趴在地上,起初不解其意,誤以為是灌水虐狗的模仿秀,略經思索童年往事,才恍然大悟,就是小時候玩過的「灌肚猴」(閩南語),灌水於土洞,逼出蟋蟀,農村田園景觀全重現了。城市小朋友看著雕像,滿頭霧水,大人也無言以對,經鄉巴老指著地上一隻蟋蟀的雕像,他們才似懂非懂地點頭。
環繞中央廣場巡遊,在園區角落看見「禾埕」。這種曬穀場常見於農家三合院庭,目前鄉村古厝大多改建成樓房,有些農舍與現代別墅無異。經年在大溪三層台地漫步,領悟到區別當地農家與城市人渡假別墅的方法,農家的庭園有水泥鋪面,兼作曬穀場與停車場,而渡假候鳥族的庭院則有草皮與樹木花草,森廬就是其中之一,現在已演變成森林。
在綠林邊緣也看到「敬字亭」。客居森廬時,曾到過齋明寺,在鄰近的宗祠堂也看過類似的惜字亭,起初以為是一般寺廟的燒金爐。
客家先民有「晴耕雨讀」的作息韻律,養成「敬惜字紙」的美德,基於對於書紙及知識的敬重,他們不將平常廢棄的字紙丟入垃圾桶,而另儲存於字紙簍,再交給拾字紙的老人,集中到敬字亭去焚燒。
生態溝渠的另一端,薑花在兩岸綻放,遠處的遊客正坐在石椅上聊天,抬頭望著眼前的小山丘,山丘上有好幾階梯田,這是園區內特別設置的農村體驗區,在城市中邂逅田園,這裡是一個高潮景點。
第一階梯田裡種水稻,標示著插秧日期與預計收穫時間。稻田裡常見的稻草人也出現了,但據說城市裡的鳥族根本不怕人,更不把稻草人看在眼裡,即使是有機稻米仍然要損失一部分,被吞入鳥肚。稻穗將近成熟時,只好以網罩保護。
其他農作物各佔著較小的區塊,有客家茶山上的茶園,也有婚嫁要用的甘蔗,各種蔬菜應有盡有,順應時節,種當季菜種,菜圃旁的解說牌有詳細說明,空地也標明正在整地。
園區內的步道、廣場以及各主題景點,平常日子是市民的休憩場所,老少親子活動隨處可見。
遇到特殊節慶,廣場上搭著舞台,有表演活動。水車常是攝影取景熱點,吸引不少遊客與攝影師。
田園農事的高潮,要算是稻作的收穫。秋季成熟的稻穗,在初冬收割,園方讓一百對親子報名參加,體驗秋收冬藏的農家生活。預定收割的日子,不巧陰雨連綿,一大早園區就忙碌起來,曬穀場搭起雨棚,伯公亭前搭了天幕,水稻田的網子拿掉了,工作人員滿場跑。
伯公亭的天幕下,準備好祭品,參加割稻的親子先祭拜土地公,感謝天地賜福,今天要收穫的是福氣稻。
稻田前面擺好了座椅,拜過土地公的人員開始向稻田集結。主持人說明割稻要領,幾位客家大老帶頭示範。
老天似乎有意考驗城市鄉巴老,雨越下越大,割稻的親子農夫沒有退縮,帶頭示範收割者拿起稻穗喊加油,始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大家撩落去了。
幾位志工以熟練的身手下田割稻,然後拿到曬穀場,示範打榖機的操作。接下來還有一連串的農事體驗活動,最後才是餐桌上美食的品嘗。
遊過幾次園區,覺得既有的農村景觀就只少了休耕田地的花海。後來看到茶山梯田的背後連接到幾層階梯平台,頂上的跨堤平台也是客家園區的附屬建築,爬到平台上立刻驚艷連連,花海就在新店溪堤防外的河濱公園。除了從梯田山丘爬上平台,園區入口處還有並行的無障礙坡道與自行車道,可以輕鬆地到達平台。
跨堤平台上有寬廣的活動空間,中間的花壇旁是供休息的座椅,初上平台的遊客沒有心情靜坐,連忙四處遊走,遇到另一邊並行的下坡道,緩坡道相當長,下面接到堤外道路,不遠處就是中正橋了。平台邊緣是極目遠眺的好據點,跨越堤防的平台下面就是連接水源快速道路的引道,快速路通往中永和與三號國道,遠處天邊可見新店的獅仔頭山,但新店溪對岸的高樓大廈,標示這裡就在城市深處,卻看到堤外一片花海。
對岸永和的環河快速道路清晰可見,此處的堤外河岸相當寬廣,屬於台北市的古亭河濱公園,在樹木環繞的草地上,花圃排列成花形圖案,長鏡頭拉近仔細看,原來是大波斯菊。想一覽河濱公園,可以走無障礙步道下去,平台中央花圃間也有秘道階梯,可以就地下降到公園地面。
到達公園地面,驚覺柳暗花明,步道與單車道穿梭於樹林與草原間,從林蔭深處外望,豔紫荊在陽光下花開燦爛。
跨提平台的拱環高高在上,公園地面的造型花圃裡,大波斯菊花朵明艷照人,雖未形成花海,獨特的條紋排列花圃耐人尋味。
看過大波斯菊,轉向南方遠處漫步,一條單車道延伸到永福橋,左側的草地上金光閃閃,一大片黃波斯菊呈現眼前,終於在河岸見到大面積的花海。
記得春夏之間新店溪洪水氾濫,水退後河濱公園一片泥濘,幾次經過,看到整地植草正在進行,左側這一片地經過除草,播下花種,終於在十一月初形成黃波斯菊花海。
秋日的艷陽下,賞花人不辭辛勞,揮汗獵影,單車騎士凝視花海,目不轉睛。河岸之旅可比路過鄉間田園。
樹叢後面的堤防草坡下,覓食的鳥影時隱時現,喜鵲在草地上跳躍前進,小白鷺注視著草叢間的蟲影。
走到花海盡頭,南方山巒出現天邊,直潭山與大桶山並列,似乎置身於新店郊野,但近看永福橋跨在新店溪上,令人意識到並未遠離都會,左轉跨過堤防,就是台大的水源校區與公館商圈,鄰近還有自來水博物館園區,後山連接到寶藏巖與國際藝術村。轉進思源路,就踏上回家之途,又投入城市深處。
城市生活的一天,不論工作成敗榮辱,總得鬆弛身心,儲備明日的元氣,有必要踏出戶外,從漫遊中找回自我。由客家主題園區走到自來水園區,不失為黃昏漫步的田園路線。
將近傍晚時分,頂著西斜日光,走過客家公園的林蔭步道,展開尋幽之旅。
園區的水車仍運轉不息,夕陽西下,晚霞金光灑滿天邊。迎著暮光,進入竹林小徑棧道,追著落日,邁向跨堤平台。
踏入平台,趕上落日,三兩遊客駐足不前,目送金輪西沉。心中惦記著河濱花景,想在日落前逛花海,不自覺地返身尋找下台秘梯。
回頭望見來時路,照明臂燈已亮起,與台北101的塔燈互相映輝,見證身在新世紀的大都會。跨堤平台的地面也亮出成排小燈,預告夜遊情境,台面將與星空比美。
趁著落日餘暉尚存,在平台上俯瞰河濱花圃,近乎平射的暮光,使花圃圖案浮出草地,晚風吹過,花光閃爍。
萬紫千紅的大波斯菊,簇擁在花圃圖案的外圍環圈,地面近看只能賞花,平台上遠望,才能看出精緻的圖形。
黃波斯菊的花海呈現海的壯觀,黃橙色的花在夕陽下更見金碧輝煌,高低不等的花叢映出明暗浪條,晚風吹出金色浪花。
花海中闢有人行道路,入花叢無須踐花踏土。
親子賞花,記錄花樣童年。情侶看花,切記如花誓言。
華燈初上,天際雖有餘光,花色已趨暗淡,花迷仍撐起腳架,低頭取景,今夕有緣莫錯過,哪怕明日黃花。
夜幕低垂,走在通向永福橋的路上,道路兩旁燈火輝煌。
在城市中邂逅鄉野,帶著淨空心境,跟白晝告別。
未曾荷鋤耕耘,晚歸華燈初明,只求心田無礙,明日另有天涯
大眾交通資訊:
捷運淡水新店線:台電大樓站5號出口,往師大路方向前行至汀洲路3段路口,穿越地下道後即可到達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翻過跨提平台可進入古亭河濱公園。
搭乘公車253、673、棕12至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站下車,即可順指標到達公園。搭乘208、236、251、252、278、606、644、648、660、672、74、藍28至羅斯福師大路口下車,往師大路方向前行至汀洲路3段路口,即可到達公園。
園區設施景點配置圖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