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雙溪兩岸步道串連之五)
位於台北市北方的內雙溪南北兩側,山稜與溪谷交錯,蘊育不少先民聚落與農園,更有許多灌溉圳渠散佈其間。最近區內的古道、圳道與新闢的健行步道吸引大量山友與一般市民上山旅遊,本系列遊記報導區內的步道與景點,並將各段路線定位與串連,以分享同好,有關各段路線的相關位置與交通動線,請參閱所附之簡圖。區內路線可分南北兩線,若以發源於風櫃嘴附近,向西南流經故宮博物院的溪流視為內雙溪之主流,則此溪以北有許多支流,如坪林坑溪、礁坑溪、菁礐溪等,皆發源於擎天崗一線的山稜,源遠流長,經過許多村落與農地,並有不少先民開闢之水圳,是本文所謂之北線,以古道及水圳路取勝。南線指的是主流之東南側,這一邊的集水區較狹小,距溪流不到兩公里就是五指山脈的主稜,一脈相連的有風櫃嘴南邊的五指山,碧山、大崙頭山、大崙尾山,並連到大直北邊的文間山與劍潭山,在山溪之間也有許多古道,夾在產業道路之間,南路的健行以連峰登頂與步道串連取勝,可隨興之所至,作不同路段之組合健行。
狗殷勤古道連接士林平等里與外雙溪,是往昔山村居民出入市區的通路,其中有一段伴隨著尾崙水圳。
本文記載的是一條北線的登山健行途徑,位於台北市士林區永福里、公館里與平等里之間,穿越仰德大道以東的廣大山區,一般稱為狗殷勤古道。查閱士林區的地形圖,可見由七星山向南延伸出一條逐漸降低的山稜,構成士林區內明顯的里鄰分界線,仰德大道即大致沿著此稜頂附近開闢,此線以西是天母的芝山區與東山區等山麓地形,以東則是新安、永福、公館、平等與溪山等里,屬於丘陵與山地地形。東區內有新建的公寓與別墅山莊社區,也有早期屯墾留下的農村聚落,產業道路與鄉間小路穿梭其間,更有歷史悠久的古道與水圳經過農業區。在平等里的平菁街42巷與43巷附近,地名是崙子尾,附近標記著「狗殷勤」的古地名,而登山界所稱的狗殷勤古道是指連接崙子尾與公館里,沿金合興水圳開闢的步道,金合興圳源自菁礐溪的溪水,渠道開在半山腰,流經尾崙山麓,故又叫尾崙水圳。狗殷勤古道全線可分成三段,由至善路的故宮博物館後山到永公路的水圳口是下段;中段由永公路入口到菁礐溪上的公平橋,可稱為尾崙水圳步道,或直稱狗殷勤古道;上段由公平橋到平菁街42巷口,並通到崙子尾公車站,現在已鋪設石板階梯,並取名為竹林步道。
【鄉間小路】
九十八年七月裡的好天氣,有健行會的活動,要走一趟全線的狗殷勤古道,剛好與我的探查目標相同,乃順邀俞兄參加。我們計劃由故宮起步,我在早上八點前到達故宮前的至善路旁公車站,這時已有一大堆健行會的隊員在此集結。八點正,俞嫂開車送俞兄與兩兒一女來到集合地點,我們這小隊有五名成員,預定走到平等里的終點,坐303公車下山,俞嫂放人後就先駕車離開了。
健行會的大隊仍在等人到齊,遲未有出發的跡象,我們已備妥路線資料與地圖,乃先行上路,由通往原住民博物園區的柏油路旁小徑進入,柏油路通到左邊的故宮停車場,另分出一岔路進入右側的民宅區,不久與一條小溪交會,經臨福橋跨過溪,由橋上看上游溪谷,溪水奔流於巨岩與亂石間,氣勢頗大,查閱地圖得知此溪源在山仔后附近,流過仰德大道東側的狹長谷地,難怪流量不小,我看溪邊似有可通行的小徑,但不是今天預計要走的路。我們過橋,沿鄉間小路前進,來到一間三合院的古厝,到前庭瀏覽一下,門上寫著「擇善居」三個字,這是今天的第一個地標,路旁有一顆樹形奇特的無患子樹,其粗大的樹幹基部裂開一個大縫,可看到裡邊幾乎是空的,只剩周圍不完整的外殼,但上部枝條仍有葉子,顯然還有活力,不知是否能正常開花結果,而稱得上無患子之名。
古道入口處的臨福橋(左),橋下的溪水在岩石間形成小瀑(右)。
擇善居是一間三合院的古厝,位在鄉間小路旁,古道登山口就在屋右側。
過了擇善居,路面縮小到寬僅約一公尺的小徑,通過一片低矮的房舍,沒有爬坡的跡象,也未看到登山路標,我覺得已錯過登山口,乃退回擇善居,在其側邊找到有布條的石階小徑,由此上登,經過一座有遮雨棚的福德廟,從後面的跳石階梯上山,進入茂密陰暗的森林。這條小路很窄,兩邊灌木雜草夾道,地上覆蓋枯枝落葉,由於今晨尚未有人走過,路上有不少蜘蛛網,加上沿途蚊子繞著人飛,走起來好像進入久無人煙的荒境。
擇善居前的無患子空心樹(左),附近的登山口經過福德廟接上古道(右)。
八點半鐘,上坡的小徑接到一條橫行的平坦路,這條路寬超過兩公尺,上坡處有石塊堆疊的坡崁,部份路邊可見有半埋的老舊水管,看起來像一條古老的水管路,但已少有人走,事後我查閱步道文獻,得知這條步道是嶺确水廠的水管路,計劃改天專程來探勘。今天目的地是平等里,我們接著跨過水管路,繼續走上坡的石階小徑,穿過一大片竹林與原始森林,終於看到前方林外的陽光,接到一條產業道路的末端,小徑出口左側有一間小廟,名為玄明宮,廟前的廣場與樹蔭是乘涼休息的好場所,我們在此停留片刻,後面的登山隊員也分批趕上來了。
越過嶺确水廠的水管路以後,古道進入參天的原始森林。
產業路向北方直走,通過一些房舍與竹林,門牌地址標示這條路是莊頂路80巷36弄,走到11號宅,右轉就是台北美國復臨學校,我們在校門左側找到路標,由水泥小徑通過菜園,不久就接到寬敞的公路與社區,路口對面門牌是莊頂路111號,旁邊有一間規模相當大的永福指福宮,路邊還有公廁與小17公車站牌(站名指福宮),顯然這裡是永福里的社區中心。 我們在街上逛了一下,判斷正確路線,接著往右街道前行,來到莊頂路174號,這裡是柏園山莊的入口警衛站,警衛看我們走進來,主動前來打招呼,並引導我們到對面的水泥小徑,告知這是通到狗殷勤古道的路線,我們爬一小段坡,又接到另一條柏油路,即永公路40巷,向北直行幾分鐘後,遇叉路,右邊的牆上有幾張登山隊的路線牌,標示狗殷勤古道的入口。
由玄明宮前的產業路往北走(左),經過永福里的社區與柏園山莊,終於找到古道入口,看見水圳溝渠(右)。
我們於九點十分到達古道入口處,剛才這段鄉間小路走了一個鐘頭,途中經過原始森林、水管古道、竹林、菜園,還有鄉野小廟與古刹,古老農村社區與新式別墅山莊並列,貫穿過莊頂路與永公路,這段旅途相當特殊,儼然像穿越時光隧道。若只想走水圳古道,這一段路其實可以省略,改從仰德大道轉入莊頂路或永公路進來,直接到狗殷勤古道入口,坐小公車16或17路則更方便。
【狗殷勤古道】
走進古道入口,右側的民房是永公路68巷29號,左側牆腳即出現水圳渠道,但水量很少,或許不是主渠路。我們接著走下山坡,穿過豔陽高照的農田與菜園,看到右下側的溪谷隱藏在東方山稜的陰影中,潺潺的流水聲迴繞山谷,這條溪的上游是菁礐溪,即金合興圳的源頭,判斷古道應位於溪流上方的半山腰。不久菜園的小路左右分岔,不知該走那一條,看右側的下坡路朝向溪谷,應該是順渠道走的古道,我們就選此線下行,果然通過一條小溪,過小橋接到石階小徑,爬了一段上坡路,右下方是菁礐溪主流的溪谷,左側坡崁下方的路邊開始出現水渠,此處的渠道傾斜,一道清流急瀉而下,水量頗大,水聲喧然,無疑是金合興圳的主渠道了。
進入尾崙水圳及古道路線後,一行人在渠邊休息。
確定找到古道的路線後,我們鬆了一口氣,在渠邊休息,略進點心,這時看到對面山坡下,我們剛走過的步道有一大隊人馬通過,健行會的隊員也陸續追上來。向西南邊眺望,剛才經過的柏園山莊就在稜線下方,更遠的山稜後面,平地上有一片模糊的水泥叢林,判斷是天母的市區,但在薄霧中已無法看清街道與確實地點。我們再度出發,隨即走進山腰森林,從此離開第一階段所走的農村鄉間小路與別墅山莊,開始森林裡的水圳與古道之旅。
水圳與步道是在陡峭的山壁開挖出來,渠道靠山,步道伴隨在外側,兩兩相伴順著山腰蜿蜒迴繞。
起初的路面與圳溝是在幾乎垂直的山壁開挖出來的,沿等高線挖出兩三公尺寬的平路以後,靠山的一側再鑿坡底,形成溝渠,外側則闢為步道,鋪有水泥路面,圍繞在渠邊。我們順步道走,左邊是陡峭的岩壁與水渠,右邊是下坡的崖緣與農地或樹林,不久遇到岔路,左上石階可到尾崙山,不在預定行程內。我們仍順水渠走,後來步道變寬,渠道旁出現一個方形蓄水池,旁邊巨石成堆,上面長出幾棵大樹,還有一件雕塑作品座落在兩樹幹之間,看起來是長著大形彎角的山羊頭,我們看了半天,除了拍照留念,對於這奇特的景觀實在百思不解,回家後上網查閱別人的登山記錄與照片,尚未發現有這雕像的記載,九十七年的遊記中,有一幅相同取景的照片,還沒有看到這個山羊頭,顯然是最近才放上去的。
繼續前進時,我不覺放慢腳步,走在最後面,仔細賞景取景。經過一處樹蔭密蓋的綠色隧道,看到隧道出口的陽光,孩子們成排前行,渠水也映著天光,令人產生一種祥和愉悅的心情,我感到已進入水圳步道的精華地段,也就是最近常體驗的水渠彎道風光,其特色是柳暗花明的前程,水景與幽徑變化無窮。
走過古道,一行人與蓄水池邊所見到的羊頭雕像合影(左),經過綠色隧道,迎向出口處的陽光(右)。
這是一條單純的水圳古道,沒有複雜的岔路,渠水在步道左邊,隔一道水泥護牆,與步道相鄰並進,這時步道已沒有水泥鋪面,而是滿地落葉的泥土小徑,行人踏過沙沙作響,似乎是古道上特有的音樂。走過小徑,頭頂上樹木疏密不等,常有林隙陽光射入,也有濃密的樹蔭隧道,晴天走起來忽明忽暗,頗有光線的變化節奏。這條路上另有一特殊景觀,山壁樹木大多斜伸出來,枝葉橫跨溝渠與步道,另一邊路旁常有樹根盤纏糾結,樹幹也傾向溪谷下坡處,水渠彎道與上下方的彎曲枝幹比美,有時柔美的弧形渠道與陽剛分叉的樹幹形成一柔一剛的對比,有時則角色互換,水道的鈍角折線搭配樹木枝幹的彎弓弧線,你若匆匆趕路而過,就無視於天地間畫作筆觸的變幻,當然也不會有起伏躍動的心境。
水圳與古道兩側的樹木朝下坡方向傾斜,形成奇特景觀(左)。水道的折角與樹枝的彎曲弧線形成一剛一柔的對比(右)。
剛柔景物互換,水圳的彎曲弧線與樹木的陽剛枝幹搭配成一柔一剛的畫面。
半路上有一路段的路邊有些老齡相思樹的倒木,樹幹基部被鋸成段,立於地面形成椅凳,小朋友就坐下來休息,我們坐著回望來時路,水圳轉換到步道右邊,景色依然如畫,而路的盡頭出現蠕動的人影,後面的健行會人員陸續趕過來,並且超前而去,聽說要道溪邊泡茶。我們停留了二十分鐘,再度前進不久,路面有少許上坡,溝渠形成一段小瀑,過後路上有一堆巨石橫躺,像是山坡上的落石,使後段的古道路面增添少許變化,後來路的左側看到一條跨越水圳的石階岔路,可能也是通過尾崙山附近的步道,我們仍循水圳古道直行,通過一小片斜立的竹林,終於遠遠望見跨在菁礐溪上的公平橋,爬階梯過橋,意味著尾崙圳的古道路段就此結束,這一段水圳路走了約一小時,在我們最近走過的草山與內雙溪水圳路線當中,算是沿圳溝步行最長的一段,長度將近四公里,海拔只上升了50公尺,幾乎沒有甚麼坡度。
渠道途中的落差形成小瀑(左),古道末段瀕臨菁礐溪,右下側溪水在望(右)。
【竹林步道】
公平橋興建於民國七十六年,跨越青礐溪,連接公館里與平等里。橋下有尾崙水圳的入水口,水圳的水即取自菁礐溪,站在橋上看上游溪水,只見有幾支流泉奔騰於岩塊之間,水量看似不大,但細看大比例的地圖,公平橋以上的菁礐溪河道變寬,流經坡度較緩的山區,記得不久前曾造訪上游的台北奧萬大庭園餐廳,園區最低處就在菁礐溪畔,當時覺得離發源處已不遠,水量卻相當大,可見此溪水之豐沛。
公平橋跨越青礐溪,是古道的末端,橋下有尾崙水圳的入水口。
過了公平橋,步道就離開菁礐溪,轉入支流右側的山坡,這是步道上的爬坡路段,路面已鋪好石板,走在上坡的石階,看到左下方溪谷有人在休息,也有人煮水泡茶,大概是先行的健行會隊員。再往上爬,左側有一方形木質涼亭,上行或下行的山友都在此停腳小休,我們預計中午要下山返家,所以不打算久留,繼續沿著之字形的石階向上攀登。
健行會的隊員在小溪邊休息泡茶。
竹林古道的下方有一座木質涼亭,南來北往的山友匯聚於此小休。
石階步道一直向上延伸,階梯雖然整齊好走,但不斷爬坡,毫無平坦路面可供輕鬆喘息,沿途大多是高大竹林,景色稍嫌單調,孩子們不免有點累了,坐在階級上休息。估計從菁礐溪爬到平菁街42巷的道路,高差將近兩百公尺,是今天全線最累人的一段。我與俞兄討論,下次若要再走這一線,可反向而行,由平等里走下來,這段石板路就可改為下坡。我們雖然已有疲態,這段上坡路只爬了約二十分,出口接到42巷的路邊,有一塊梯形鋪地石碑,註明「竹林步道」及其定位座標,通過一條長窄巷,右側是民宅圍牆,左側是停車場,接著就到柏油路口的禾豐農場餐廳,我們經過餐廳繼續上行,發現此地住宅庭園及路邊種了很多櫻花樹,若選春天來此先賞花,再走下去接狗殷勤古道,應該是賞心悅目的健行路線,如此這段全是竹林的步道就算是起步暖身,而不必排在旅途終點之前作體力考驗。
沿42巷北上,發現右邊有一岔路通到雞鳴精舍,可能也會接到通往至善路的公路,我們繼續直行,在十一點鐘抵達平菁街的崙子尾公車站,此處已有303路公車,但我們決定右轉再走平菁街,準備散步到平等里站等公車,那裡有303及小19兩線車可供選擇。
竹林古道的石階旁有高大的竹子(左),古道出口在平菁42巷的路邊(右)。
平等里車站是當地社區中心,有各色商店與一迴車廣場,候車亭內已有不少當地居民與登山客在等車。由擎天崗下來的山友,或從聖人瀑布走坪頂水圳路上來的遊客,常在此搭車下山。我們在等車時,遇到一位早上從冷水坑走到擎天崗,又經瑪礁古道下來的獨行客,聽到我們走狗殷勤古道,他也侃侃而談,訴說自己的經驗,顯然他是附近山區的登山常客,不過對於狗殷勤的地名從何而來,他表示百思不解。事實上,我第一次看到這名稱時,也是疑惑加上好奇,所以作過初步考證,大略得知有「狗趴著睡覺」之意,與殷勤的意思差別很大。但不知是從那些字或語音轉變來的。回家後我再查網路文獻,才有進一步的瞭解,據民俗專家說,「狗殷勤」是福建泉州人所叫之地名,其閩南語發音為ㄍㄠ ㄨㄣˊ ㄎㄨㄣˊ,好像是「狗昏睏」的發音,因此有狗趴在地上睡覺的說法,是形容當地地形有如趴地的狗。更貼切的有一說法,認為「蝹蜷」才是ㄨㄣˊ ㄎㄨㄣˊ的原字,字義是蛇等動物蜷曲休息之意,指地形如一隻蜷縮的狗,聽說台灣與此發音相同的地名還有好幾處,但改用其他的同音字取代。
至於「蜷縮的狗」所描述的是那一處地形呢?有山友認為是指尾崙山,該山的確是一座低矮的橢圓形小丘,不過離狗殷勤所在地有一段距離,平菁街42巷附近另有「崙子尾」的地名,其意義指山的尾稜,如屬低矮而又有些曲度的丘陵,也許合於狗蝹蜷的名稱,我曾查看等高線圖與衛星影像,但一直找不到附近有符合描述的地形,或許經過悠久歲月,滄海桑田已有地形之變化,此地再也不復見到舊地貌了。
內外雙溪附近步道位置簡圖(這次行程位置在圖之左側,較詳細的登山路線圖請參考中華山岳藍天隊編印之大台北紙上登山導遊專輯第一卷213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