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

郊野漫步之二‧內湖大溝溪/碧湖步道 (作者--山風)

【親山親水走一回】
在台北市境內,靠山的內湖區兼具湖山勝景,山麓的碧湖與大湖是兩大地標,現已建設為兩處公園,加上捷運文湖線已通車營運,遠近遊客絡繹不絕,是一般市民的休憩重鎮。內湖區之主要市街在兩大湖之南邊,兩湖之北側則是山峰林立,西北邊連接士林內雙溪,東北與汐止五指山為鄰,山區內公路與步道四通八達,登山客經常馳騁其間,我的綠野遊蹤行程也多次出入這一帶山區。
在走遍各條山徑後,我注意到山腳下的大溝溪近幾年來經過整治,設有溪邊步道與公園,而西側的山坡上今年又開闢了一條迷你的碧湖步道,跨過小稜線而連接大溝溪步道與內湖路三段的金龍公園。這兩條步道連起來走大約只要一個多小時,登山隊大多安排在上山或下山途中順便走一走,但對於不想長途跋涉山徑,卻希望來一次短程踏青的遊客而言,這兩條步道卻是在碧湖與大湖兩個公園之外,多了一個郊野散步的新去處。

台北內湖區的大湖公園北側山腳下,最近有兩條迷你步道,是老少咸宜的親山親水路線。


我們以前爬鯉魚山、龍船岩或圓覺瀑布,好幾次走過大溝溪步道,新落成的碧湖步道則尚未走過。一個假日早上,起得很晚,來不及趕上登山會的行程,於是悠閒地搭文湖線捷運,準備先走大溝溪步道,再初探碧湖步道,作一趟親山與親水的輕鬆散步,然後在內湖市區尋覓美食午餐。

【大溝溪步道】
在捷運大湖公園站下車,一眼便看到南邊的公園與大湖,北邊則緊靠著山坡,從靠山這邊的出口出站就沒有錯,往回走很快找到大湖山莊街。右轉入這條街向北走,街的左側是高樓社區公寓,右側則有一條排水溝,可能是大溝溪的下游,對岸有公寓住家,各有小橋通到家門口,溝中水不多,長滿各式各樣的植物,形成特殊的居家環境。不久街道向左彎,經過大湖國小,前面不遠處是個十字路,左右的橫路是大湖街,右轉上山就是往五指山的公路,有小3巴士行駛。我們不上山,乃直行到大湖山莊街的末端,眼看路底有一座平坦的土丘擋在前方,那就是大溝溪步道的入口土堤公園。

大湖山莊街底的土堤公園,翻過土堤可進入大溝溪步道。


山莊街的路底出現一個圓形的低窪大廣場,地面鋪著磁磚,有點像水池,只是現在沒有水,不知是否有戲水的功能。水池後面是一道草坡,夾著石階步道,旁邊還有半人高的照明路燈,記得幾年前經過時,這些設施還沒有做,可見土堤上的設施一直在改善。現在整個草坡種了成排灌木與散生的小樹,還有一座四腳涼亭,公園的規模已經成型,料想是附近居民晨昏散步的場所。從涼亭向北眺望,大溝溪與溪邊步道作了S形轉彎,左邊岸上也有一條馬路,是大湖街131巷,通到路底的葉氏祖廟,那附近是碧湖步道的入口,也是大溝溪步道的終點。

土堤公園頂部可以眺望大溝溪(左),從涼亭走下草坡,就進入大溝溪步道(右)。


大溝溪在兩岸草坡之底部形成一道淺峽谷,崖壁高僅兩三公尺,步道就開闢在谷中的溪流兩岸,從堤上涼亭順石階走下草坡,便進入步道。步道在谷底之短草地上採用多種鋪面形式,有水泥路面、單純的草地,也有草地間的石塊鋪面,沿溪流旁更鋪設成串之石塊,遊客可以隨興選擇喜歡的路面前進,不過要小心踏出每一步,雨天則要防滑。溪床坡度很緩,每隔一定距離的溪中就有石塊成排橫列,形成溪床台階與階段溪水,石塊也成為橫跨溪水的踏腳石,遊人可以在兩岸的步道之間左右來回,變換不同路面,走起來充滿新奇趣味。

大溝溪步道採用多種鋪面形式,有水泥、草地、石塊或石塊與草地鑲嵌。


整條步道不到一公里長,以前爬山匆匆走過,今天是專程來走大溝溪步道,大可不必趕路,悠閒慢行才能仔細玩味。路邊水淺見底,正在想著清溪濯足應是另一種享受,就看見前面有遊客站在溪水中,手上拿著鞋子,踏水前進,臉上一付滿足的微笑。我們停下來看他們溯水,直到路邊的草叢花間出現幾隻青斑蝶, 視線才轉移到前面步道,接著又看到鳳蝶,腳步跟著蝶影亦步亦趨,不知不覺地接近步道終點。
前面河床有個左凸的小彎道,右側向左伸出的岸邊則闢建成半圓形的平台,外圍環繞著四五階石梯,伸入溪水中,坐在石梯上就可濯足於河中了。這個親水平台上面還有一座木製涼亭,大多數遊客都在此休息賞景,體力充沛的孩子們,則從上游的跨河橋樑跑到對岸,在大草原上追逐嘻戲。從這處草原廣場回頭看河中的親水平台,就像一座造型優美的水中舞台,讓遊客自由揮灑演出。

只要小心腳步,走不同形式的步道饒富趣味(上),接近溪流小彎道與親水平台,遠遠看見平台上的人潮(下)。

親水平台與背後高崗上的涼亭。


我們從親水平台的涼亭回到步道上,繼續往上遊走,這一段步道走在森林綠蔭裡,左側崖下是潺潺流水,與前段的溪邊陽光路面大不相同,可惜路不長,很快到了步道盡頭的水泥廣場。這裡瀕臨大溝溪,溪崖上設有護欄,路線則有分岔,右側的階梯步道爬上一座木橋,這橋設有屋頂,像一條走廊跨在大溝溪上,過橋右轉步道上山,便是通往鯉魚山與圓覺瀑布的登山小徑,如過木橋後左轉下山,走過另一座跨溪的水泥橋,便又回到大溝溪步道終點的水泥廣場。我們在岔路上繞了一圈,回到廣場,確定路線後,就此告別大溝溪步道,再度過水泥橋,進入大湖街131巷的路底,然後往下走,準備找下一條步道。

親水平台旁的石橋與對岸的草地(上)。步道終點的水泥廣場,通過遠處木橋上山,可爬鯉魚山與圓覺瀑布,走近處水泥橋下行,即到葉氏祖廟(下)。


【碧湖步道】
這條車道起初路況不佳,大概很少車輛在走,到達葉氏祖廟後,柏油路變得寬大平坦,再往下走幾步,便看見碧湖步道的入口,這裡有寬廣的平台與解說牌,往裡邊望去,只見一道長嶺橫在眼前,中間有個隧道洞坑,算是碧湖步道的入口。這個隧道上方寫著「新福本坑」四個字,據說是以前煤礦坑的遺跡,有棧道通到入口,坑道很短,出口就近在眼前,坑內人行道鋪著木條與碎石,旁邊保留有一段小鐵軌,一直延伸到坑外,鐵軌上還放置運煤屑的台車,讓人聯想到礦坑的作業,除此以外,原來的礦坑已不見蹤影。

碧湖步道入口的平台廣場,後方的隧道是新福本坑。

新福本坑的入口架設棧道(左),出口展示一小段鐵軌與運煤台車(右)。


出了坑洞,人行道緩坡爬升,然後接到半山的石板步道,從此順山腰繞行,石板與邊坡建得很整齊,一路上還有路燈相隨,看樣子黃昏散步也不虞摸黑,是一條老少咸宜的路線。走了一段平緩石板路,開始出現爬坡的石階,一邊還設有木柱與護欄,石階採之形轉折上山,越過一條小稜,階梯旁的花壇種滿盛開的草花,養眼的花朵美景似可緩和爬梯的疲憊。過了小稜頂,路左有一碎石小廣場,擺著涼椅供人休息。

碧湖步道繞山腰緩坡爬升(左),在越過小稜之前設有石階(右)。

爬坡的階梯旁花壇有萬紫千紅的花團。


接下來的路段仍是新建的石板路,由於開路的工程影響,新闢的邊坡尚未長出植物,新植的小樹還繫著支架,當然也無法成蔭,所以整條路顯得很明亮清淨,但在無樹的緩坡都已闢為花圃,五顏六色的草花令人心神愉悅,引來的蝴蝶飛舞更是吸睛。步道隨山勢迴轉,略有上下小起伏,但坡度不大,繞過梘頭山的稜線以後,便緩緩下降,右側可見幾處菜園,然後就通到山下的社區馬路上,看住宅門牌地址是內湖路三段60巷52弄。

步道中途的休息廣場與涼椅(左),路線的坡度起伏不大(右)。

路邊的緩坡上闢為花圃。


這條巷弄還不是步道終點,在對面的山邊又看到繞山而行的步道,於是捨車道大路,仍續行步道。這段路右側下方是民宅房舍,設有隔板檔住遊客視線,或許還有隔音效果,我們在別處山腳下的步道曾看過這種設施,因為清晨上山運動的健行者常有大聲喧譁的情形,吵擾了尚在睡夢中的居民,故設置了隔音牆。這段隔板路不長,靠山的邊坡上花草茂盛,到處蝶影翩翩,慢行賞蝶不到十分鐘就走完了,路口是內湖路三段60巷12弄,這裡有一座屋頂透明的休息亭,走下階梯接到車道,路邊的一塊白色矮牆上寫著「碧湖步道」四個字。
順街道左行,走內湖路三段60巷,經過金龍福德宮與金龍公園,不久接到內湖路三段的大車道,再左轉金龍路,就看見捷運內湖站,我們準備在附近午餐,然後搭捷運回家。

步道最後一段緊鄰山下民房,設有隔板,前方就是出口的街道(左)。碧湖步道的登山口是這次漫步的終點(右)。


【後記】
這段兩條步道總計大約2.2公里長,全部慢步時間只有一個小時出頭。大溝溪步道幾乎沒有坡度,但走溪邊石塊步道應小心,持登山杖較安全。碧湖步道除越嶺路段有一小段陡坡石階以外,其餘都是緩起伏的石板路,走起來不致太傷膝蓋。
步程時間如下(括號內為慢行大約分鐘):
捷運大湖公園站>轉入大湖山莊街-(10)-街底土堤公園>大溝溪步道口-(15)-親水平台-(5)-步道尾水泥廣場/鯉魚山登山口-(3)-葉氏祖廟-(2)-碧湖步道口新福本坑-(20)-山腳社區街道>續走對面山麓步道-(8)-登山口內湖路三段60巷12弄>金龍公園-(10)-捷運內湖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