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日 星期二

七星山上七樣情(上)(作者 - 林迷)

七星山位於台北市北方,主峰海拔1120公尺,是北市境內的第一高峰,也是北台灣的最高峰,從北部各角落眺望七星山,那典型的角錐形火山很容易辨認,它與大屯山與面天山連成一線東西向的山脈,但其東西兩側的鞍部較低,故山體獨立,呈現雄霸一方的氣勢。從小學開始,我便經常由教室窗口望著七星山,心想有朝一日要登頂一覽天下,到高中年代開始爬這座山,大學時期高山活動的行前集訓,也是由七星山沿稜脈縱走到面天山。我從事教學研究早期,曾與學生做過大屯山的植物群落調查,後來研究工作轉到台灣各地進行,七星山與大屯山便漸漸疏遠了。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後,雖然參與公園內的幾次保育研究會議,也走過幾條健行路線,目睹國家公園對境內健行路線的規劃與整建成效,但一直還沒有再登上七星山,料想七星山應該也有一番新風貌了。接下來的假日登山,我開始計劃七星山的路線,兩年內走了七趟,體驗了各種不同的風情。
      七星山步道小徑與周邊交通略圖

【七星公園浴清風】
九十五年的夏天,趁著到陽明山開會之便,計畫在會後往山區走走,回到久違的七星山。開完會已是下午三點半,夏天日照較長,我想可以上七星山走一回,在國家公園管理處大門外看到登山口,就順著石板步道漫步上去,小徑開在公路上方,幾乎沒有坡度,十分鐘後接到苗圃登山口,記得以前就是從這裡爬七星山,標示牌寫著往主峰與七星公園,我沒聽過七星公園,料想是新闢的設施。
由苗圃登山口向上,小徑開始在森林中步步高升,步道以工整的石板砌成,在平坦處則路面兩旁圍著石磚,中間以小石子填充。陽明山國家公園屬於都會區的自然公園,與台北市境內或近郊的山區一樣,步道的使用率很高,尤以假日為然,鬆軟的泥土小徑久經踐踏以後,土壤變得密實堅硬,常下陷成溝,坡地也容易產生層片狀的侵蝕,導致土壤流失與樹根裸露,所以步道的鋪面不失為維護路面的有效措施,但新鋪的工整石板,使一些步道的古樸風味盡失,則是無可避免的憾事。
由於東北季風的影響,七星山各方位的森林發育差異頗大,背風的南面森林發育良好。下午山區有雲,走在林子裡陰沉沉地彷若黃昏,加上今天無風,在靜悄悄的步道一路上攀,不免汗流浹背,很想走出森林到草原上清涼一番。約過了半個鐘頭,遇到一個岔路,這裡有里程標示,右邊的步道往冷水坑(1.7K),左邊的步道則可通主峰(0.9K)與七星公園(0.2K),我繼續由左道上行,不到五分鐘又遇一個分岔路,路口有一座木造涼亭,此地海拔840公尺,直上的步道往七星主峰,右邊的步道橫行到七星公園,只有200公尺,我選擇右行,七星公園對我來說是新的景點。

  林蔭下的苗圃線步道通往亮麗的七星公園

  七星公園的亭台與園內的草原步道


走了幾分鐘,眼前忽然亮起來,終於走出密林,來到一片寬廣的大草原,這裡顯然是七星東峰南面的一個小型台階地,經整地後只留邊緣的森林,台地上闢為草原與石板步道,草原間散落著幾座涼亭與休憩樓台,三五遊客倘佯其間,笑語與歌聲流盪於微風中,好一幅夏日午後的公園景觀。公園內碧草如茵,沒有大樹,視野極為遼闊,北面的七星東峰雄踞天邊,金字塔形的山体滿佈林木,接近峰頂才轉變成草原。南邊山腳下近處是菁山小鎮與仰德大道的翠綠山嶺,遠處則是基隆河谷與內湖松山街道,向南到信義區的層層大廈前後相疊,101大樓如一柱擎天,更遠的四獸山以及木柵石碇諸山已籠罩在薄暮的雲霧之中。西側的視線被大屯山背光的山影擋去大半,西斜的落日灑下光與影,只見關渡平原與北投街道躲在淡水河岸的小山稜陰影中,而淡水河口似乎閃著水光,把對岸的觀音山隔離在後方。反觀東面,近處的冷水坑到擎天崗一線,也被七股山與竹子山的陰影籠罩著,遠處的大尖後山與磺嘴山則高聳在落日餘暉中。

  七星公園的樓閣點綴著背景的七星東峰

  公園西望閃爍著暮色水光的觀音山與淡水河口

  公園南眺在一片煙塵中的台北市區與101大樓

  公園東方的大尖後山與磺嘴山浴著落日餘暉


七星公園海拔約800多公尺,夏天午後清風徐來,到此登高望遠,避暑納涼頗為逍遙,難怪有那麼多遊客駐足在此,料想必公園有更為快捷的出入途徑。於是我流連拍照後,找到小徑向東方走,不久遇到攀登東峰的步道,我向上走了一小段,居高臨下看到七星公園的全景,看看時間已近五點,不宜登頂,今天應該把東邊下山的路與登山口先摸清楚,乃回頭往下走,來到教育電台的廠房,其高架的天線遠處就看得到,這裡的地勢我就熟悉了,記得以前探訪夢幻湖曾經來過,是從中湖戰備道上來的,此處路標註明距冷水坑服務站1K,服務站乃是國家公園成立後才有的設施,而中湖道路也延伸至擎天崗,並向南開闢到陽明山中山樓與山仔后,如此七星山的四周都有公路圍繞,四面也都有登山口。
我在教育電台下面遇到岔路,右下冷水坑0.7K,看起來一路上是草原,左邊的路往夢幻湖,我想順道去看看,乃沿水泥車道走,經過一個鞍部,居然由山嶺缺口看到山下遠處的金山海岸了。五點鐘左右由路肩下望,看到山谷裡的夢幻湖,旋即隨著彎道下至湖邊,湖面似比以前縮小,水草長得相當茂密,看來湖泊演替已有不少改變。這時路上出現一柵欄,指出前方道路封閉,我只好由右側小徑下去,接到夢幻湖停車場,再下山接中湖路,右轉沿公路到冷水坑遊憩區,這裡有遊園公車與小15路公車經過,可搭回陽明山或劍潭捷運站,我在遊憩區的停車場內找到公車站牌,乃獨自坐在站牌下等車,五點四十分下山班車經過停車場外的公路,但並不開進裡面的站牌就揚長而去了,我起身追趕已來不及,望車興嘆之餘,我只好徒步下山,在蒼茫的暮色中快步疾行,七點鐘左右才回到陽明山車站,結束這趟夏日午後的漫遊。

  東峰步道俯瞰七星公園的草原步道與人影

  七星公園東北方的夢幻湖倒映天光樹影


走過七星公園與冷水坑後,覺得山區路況已有不少變動,我的古早記憶已不足取,乃開始收集七星山的最新登山資料。主要的登山口有四個,上次出發的苗圃登山口可說是南面山口,由七星山南側的步道攀升至主峰鞍部,稱為苗圃線。西面的登山口在竹子湖測候所以北的陽金公路旁,可通往金露天宮,並有小徑接到苗圃線及小油坑線。北邊的登頂路稱為小油坑線,登山口在小油坑遊憩區的停車場南側,此地海拔820公尺,距七星主峰只有1.6公里,可能是最短的登頂路線。東側的登山口在上次走過的冷水坑,先到七星公園,再登東鋒(1110公尺),然後經鞍部上主峰,這些路線都有明確的指標與現場解說牌,可說是大眾化旅程。

【七星幽谷闖迷霧】
七星山頂是一個火山口,其四周有七個山頭圍繞一個窪谷而得名,比較顯著的山峰為主峰、東峰與南峰,峰頂上大多是芒草原或矮箭竹林(包籜矢竹),而中間的窪地可稱為七星幽谷,亦有人稱為「天坪」,此處有茂盛的昆蘭樹密林,還有零星的柳杉,林下植群繁茂,因谷地土壤較濕,且東西北三面有山壁遮風,才得以發育出這片森林。最近的登山界出現許多造訪七星幽谷的記錄,緣起於谷中發現若干奇特的地形地物,包括金字塔、古墓、祭壇、月形池、神秘洞穴等,另有一些類似先民遺跡的巨型石雕,有人認為金字塔與石雕可能是台灣巨石文明的遺跡,更有凱達格蘭族後裔的文史工作者深信,七星山是凱達格蘭人的聖山,這些遺跡乃族人早期文明的產物,而金字塔極可能是台灣原住民與外星人進行第三類接觸的平台。這種種傳說流傳於山友之間,七星幽谷便有了另一個名稱「凱達格蘭遺址」。
接下來的探查行程,我想從北邊的登山口上主峰,先到山頂瞭解最近山況,順道造訪傳說中的凱達格蘭遺址。計劃既定,乃等待空閒的日子與好天氣,無奈北部天氣多陰雨,尤其大屯山脈一帶更因東北季風影響,少有天晴的日子。一個秋天晴朗的週末,我先搭捷運到劍潭站,再轉紅五公車上陽明山,從公車窗展望北邊山區,已有些雲霧出現,等到轉搭遊園公車經過竹子湖時,漸漸進入濃密的霧裡,到二子坪已伸手不見五指。車子在此掉頭,駛向七星山鞍部的小油坑,本想在此下車找登山口,司機說車子會開到上面遊客服務站旁的登山口,我就聽他建議,坐車到山崗上的大停車場,到站下車的只有我一個人,在車站牌旁看到登山口的石階與解說牌在霧中若隱若現。
雖然從前由小油坑爬過七星山,但這條新鋪的石板路卻是新的体驗,眼看四周白茫茫一片,蕭蕭的風聲挾帶著雨打在箭竹葉的滴答聲,令我感到有些悽涼,在登山口遲疑片刻,明知爬上去也看不到任何景物,但這一趟上山的意願憋了好久,今日已到山下,不如作一次霧中遊,享受七星山不同的風貌。主意既定,取出備用雨傘與登山杖,正準備上路,忽然由停車場的白霧幔中竄出幾個人影,問我遊客服務站在何處,我剛才聽司機說會經過服務站,但路上卻沒看到,只好說抱歉,我也沒到過,二十幾年來我今天首次回到小油坑,並不知這裡設有服務站。後來另一趟登山行程經過這裡,才發現其實服務站就在登山口斜對面約三十公尺處,只怪今天濃霧掩蓋了一切。

  撥拂濃霧走上雲端的小油坑步道


由登山口上行,一路上霧濃得看不清幾尺外的石階,但路線清楚,沒有迷途之虞。步道兩側飄來陣陣硫黃味,大概通過七星山西側的大硫氣口(即小油坑),但硫氣與白霧融為一体,分不清彼此了。不久在陡峭的石板路左側箭竹叢中,看到似有不明的路跡,根據收集的資訊,可能是通往七星池的小徑,那是一個人跡罕至的秘境,不在今天行程之列,乃繼續上行,通過路邊的幾處小硫磺礦,由登山口起步約20分鐘後,通過距主峰1公里的旅程碑。
這一登峰路線沿途大多是芒草或箭竹叢,僅在經過海拔1000公尺路標之前,在山坡上有幾叢昆欄樹之疏林,過此路段後,小徑轉上稜線,穿過一片昆欄樹之密林。這時我放慢腳步,凝視路旁的森林,昆欄樹又叫「雲葉」,雲霧在樹木之間灑下層層疊疊的白紗,使視野所及的樹木遠近分明,而昆欄樹在霧中呈現舒展的枝葉,株株儀態萬千,近處的樹如水墨畫中強勁的筆觸,遠處的樹則如蒼茫中的綠影,將身心帶入無窮的深遽空間和遐思,這種雲霧裡的森林景觀,是大太陽下看不到的,今天在霧裡出遊應該不會後悔了。

  霧中的樹影竹叢令人駐足不忍離去

  峻嶺.古道.老樹.沉霧.空山足音.人在蒼茫中


大約又過了20分鐘,到達海拔1040公尺之觀景台,這是位於小山頭上的展望場所,但今天沒有絲毫視野,我不作停留就隨石板小徑走入箭竹叢中,不久在路的左側下方看到小型的土地公廟,據說這是台北海拔最高的土地公,又走幾步,右側之箭竹中似有一不明的縫隙,料想是通到七星幽谷凱達格蘭遺址的入口,我決定先上主峰,由此隨小徑再爬坡上行,終於登上峰頂,總計自小油坑至主峰共花一小時。記得以前山頂有一兩層樓高的雷達站鋼架,如今已經拆除,只剩木造平台,另一邊是往東鋒的路徑,由於雲霧正濃,且開始飄雨,我沒在山頂停留,也不打算再續登東峰,匆匆循原路下山,準備進入七星幽谷。
回到幽谷的入口,碰巧遇到短暫的雲雨消歇,我收起雨傘,戴上手套,鑽入疑是通往遺址的箭竹叢裡,進入高過人身的竹林後,發現稠密的竹稈間有明顯的小通道,雖然極其狹窄,但可容一人低頭穿過,可見這條未開闢的路線遊客不多。這時雨水又轉劇,我來不及穿雨衣,也不能撐傘,強行鑽過竹林導致衣褲盡被竹葉抹刷,不到幾分鐘全身已濕透了。不久竹叢漸漸減少,頭頂上出現大片昆欄樹枝葉,顯然已進入森林,林下長滿灌木與羊齒植物,這是山谷中的闊葉樹林,我又陶醉於觀賞霧裡的昆欄樹,忘了滂沱大雨的洗淋。

  鑽過箭竹進入霧紗低垂的七星幽谷森林


在泥濘的小徑穿梭一陣子,雨變小了,但雲霧轉濃,我收回視線直視地面,小心踏過滑溜溜的石塊,忽然感覺眼前地面變得空曠起來,小樹與灌木好像被清除了一些,形成一個林間的小廣場,抬頭一看,眼前的霧裡有一堆造型奇特的巨石,中間似有一透光的空窗,我被這林中突然出現的不尋常景物嚇了一跳,但也有莫名的興奮,終於來到傳說中的凱達格蘭遺址了。
霧中的巨石堆顯然是這片昆欄樹林裡的異物,其底部似有一較寬的座台,上面豎立著兩塊相鄰的粗岩柱,約有兩三人高,其頂部微縮如頸,各支撐著一塊形似頭部的角錐狀大石,在灰暗的霧裡,整座岩石有如兩頭恐龍怪獸對嘴相親,黑漆漆的剪影浮現在樹木之間,唯有頸部之間留下一個菱形的空窗,呈現背後的亮光與樹影,這就是被稱為恐龍石的祭獸壇,也是遺址裡最容易辨認的物件。

  霧裡矇矓的恐龍巨石有如怪獸剪影


我被這一幅神奇的畫面震懾良久,才取出像機拍攝,兩下子相機就打濕了。我也覺得濕衣裹膚,全身冰涼,必須趕快運動驅寒,於是急行找路,不覺繞到祭獸壇後面,這裡又看到一片三角形的大石壁與廣場,可能是所謂祭天壇或七星錐的地方,廣場止於茂密的箭竹堆,前面這片竹叢又高又廣,深向遠處的白霧裡,我試圖走進竹堆,尋找另一個遺址的金字塔小山,但霧中竹海茫茫,沒有特殊的地物可供參考,竹叢中處處可見若有若無的路跡,從竹縫間又看不見幽谷四周的山峰,幾回亂闖已不辨東西,只知身陷一片無垠的箭竹叢,好幾次繞一大圈後好像又回到剛才經過的地方,我不免心慌意亂,如此大約過了20分鐘,我判斷偏離幽谷中的森林越來越遠,終至迷失方向,想找回恐龍石的路都徒勞無功了。

  七星幽谷的迷霧森林隱藏著無限神秘


在白茫茫的霧裡竹海中,我覺得不能再亂闖,也不能寄望無意中會闖回原來的路,必須定下心來,作個合理的判斷與假設的搜尋目標。我蹲下來躲在竹叢下,取出萬分之一地圖仔細研究七星谷的地形。在霧中看不到可供辨認的景物,唯一可感覺到的是地形的變化,在剛才的漫遊中,我感覺不出途中有明顯的上坡或下坡行徑,雖然不知走了多遠,但推測應該還在七星谷中,否則山谷的東北西三面皆有山峰,走出山谷會有上坡地形,南面則沒有山峰,若闖出山谷應該會遇到下坡的路段,我看到地圖中在山谷的南邊有一塊平坦地形,推斷我可能一直在此打轉,而這平坦地的東側不遠處應該有苗圃線的步道經過,向東搜索可能是脫困的捷徑。於是我取出指南針定位,嘗試保持往東直走,不久進入森林,箭竹逐漸消失,林子底下又見茂密的蕨類植物和灌木,但比箭竹林好走多了,大約幾分鐘後,走出森林,眼前又看到密不透風的箭竹叢與滿天白霧,正在猶豫不前,忽然聽到竹叢那端有人聲傳來,乃撥開竹稈鑽行進去,不久接到一條由上而下的石階步道,剛才的登山客已走遠了,我判斷這條路應該是從主峰與東峰之間的鞍部下來的登山步道,也就是苗圃線,不論如何,到此總算脫離苦海了。
脫困後心情鬆坦不少,這時雨停了,但我不敢耽擱,一路下行,雲霧漸漸散開,不久果然經過海拔840m的木造涼亭,也就是通往七星公園的分岔路,七星山南邊天氣比較好,路上開始遇見上行的遊客,寒暄問好之際,我彷彿從時空隧道回到現實世界,半小時後抵達苗圃登山口。上車之前,雖然換了乾的內衣,但外衣與褲子仍未是濕冷的,坐冷氣公車回家後,感冒病了好幾天。

【七星絕頂數峰巒】
雖然走過苗圃線與小油坑線兩條路徑,但一直沒有在晴天登上七星山頂,看清整個大屯火山脈的新近面貌,我一直等著晴天與假日空檔配合,以便上山,有兩次在台北看似豔陽高照,趕上遊園公車,到達七星山鞍部又見雨飄霧漫,只好原車回家。過了一年的暑假剛開始,終於盼到一個假日,遊園公車經過七星山鞍部時還算是好天氣,看得到遠近山景,我決定到冷水坑下車,由東側的路線登七星山。八點半到冷水坑,公路兩旁與山崗上遊人如織,路上方的台地有幾座涼亭,遊客群集閒聊,我上去一看,原來是有名的冷水坑公共溫泉,湯屋就在涼亭後面,開放時間由上午九點到下午九點,下山來此泡湯也許是種享受,難怪很多登山行程選擇冷水坑為終點。湯屋右側有步道,標明一邊可到中湖,另一邊到七星公園,但沒有遊客走這條路,我看很多隊伍陸續到來,由公車站牌旁邊的石階步道上山,我就走下公路去加入登山行列。
今天我只有半天空閒,預計在視線良好的情況下走完七星東峰與主峰,享受登峰點閱七個山頭的樂趣,這條路線是先爬到七星公園上方的教育電台,再上東峰,下鞍部後接著上主峰,由小油坑線下山,沿途經過七星山的東坡與北坡,由於冬季東北季風的影響,這兩坡面只有局部蔽風處有森林,大部分路線都經過芒草原與箭竹叢,因此天晴時展望良好,頗有台灣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草原氣勢,與西南兩線登山路徑的森林景觀大異其趣。

  大隊人馬爬過冷水坑上方的草原步道


登山口的標牌註明到中山樓4K,到七星公園0.7K。我隨大隊人馬於八點五十分上山,在芒草原間左右穿梭,經過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的標示牌,不久冷水坑服務站與停車場已縮小如模型,呈現在山腳下。接著遇到岔路,到中山樓往左行,我們取右往七星公園,途經一小山崗上的涼亭,這裡的山坡有好幾處小台地,過了800公尺海拔的標牌後,又走上一台地崖邊的小徑,這時七星東峰出現在頭頂天際,上方的登山客細小如蟻群,在草坡山徑迴旋前進。由登山口出發半小時後,來到一個山崗上,有一座雙層的水泥涼亭,走下山崗又有幾組石桌椅的休息區,這時天氣轉陰,頭頂上有些薄雲,遊客紛紛坐下來休息。這裡已接近教育廣播電台,可見到發射天線高立山坡上,上次從苗圃線曾走到此地,也就是在七星公園上方。由冷水坑上來的步道接上一段水泥車道,右往夢幻湖,左前行才是登七星山的路,遊客大夥往前經過教育電台,然後分成兩組各奔前程,大部份人走下七星公園,他們在公園休憩後,預計從苗圃線下山,我隨另一小隊人右轉走上往七星東峰的步道,這裡離東峰約一公里行程。

  七星公園東方山崗上的雙層涼亭是登東峰必經之路


步道在七星山東南坡的草原上蜿蜒上升,此時只見北面是東峰龐大的山体,兩側雲氣奔騰,遠處山巒時隱時現,不易辨識山容,只有南邊的山腳下放晴,可展望紗帽山、山仔后至青山路一帶,更遠的山下台北市則在雲團之下,呈現迷濛一片。這條路最醒目的景色是俯瞰山坡下的七星公園,在之字形的步道上時常看到公園草地上的星形放射步道,遊客的移動也清楚可見,隨路線高昇,公園的影像也越來越小。路上只有一小段石階步道穿過森林,出了森林就經過海拔1000公尺的標牌,再往上已接近峰頂草原,雲在飄流,彷彿山頭在移動,站在草叢間的石塊上,東峰上的人影已近在咫尺,我搖手吶喊,登頂的山友也揮手示意。走下石塊正準備上路,回過頭下望,赫然發現夢幻湖就在東南方山麓,連忙取出望遠鏡頭,近攝湖水倒映湖邊杉林的美景。

  東峰步道途中到處可見山下的七星公園

  登山小徑通過東峰南邊的兩個小山頭


我們於十點二十分登上東峰,回頭南望,小徑在登頂前繞過兩個小山頭,但這兩小丘高差很小,一般地圖看不到,其位置應該在七星山火山口的邊緣上,可算入山頂七個山頭之列。這時東邊有大片雲,近處的擎天崗與遠方的磺嘴山都看不到,北邊也是一團霧氣,看不到高大的竹子山,小觀音山頂的電台天線隱約可見。東峰山頂所看到的景觀就只有西北側的主峰與西側的南峰,在南峰的北邊還有兩個不明顯的小丘,小油坑線的步道也穿越過其間,總計火山口壁緣有四個小丘與主峰、東峰、南峰等三個顯著山頭,七星山名之由來或許可如此解釋吧?站在東峰頂看這些峰巒都被芒草與箭竹叢所覆蓋,只有被峰巒所圍繞的七星幽谷有一小片森林生長著,那就是上次在濃霧大雨中深入探險的凱達格蘭遺址所在,我一直注視這叢森林,回想上次迷途歷險的情節。離開東峰之前,主峰與南峰之間雲霧稍散,兩山背後露出大屯山主峰的平頂山形,更遠的面天山也顯現其獨特的圓頂。

  東峰展望主峰(右)、南峰(左)、中間二小山與山谷森林

  由鞍部回望七星東峰與鄰近的小山頭


由東峰往主峰走,五分鐘可沿步道下至兩山間的鞍部,這裡往左下有一條步道,就是苗圃線上來的登山路徑,今天打算要上主峰,乃繼續前進,七八分鐘後登上主峰頂,有不少山友坐在山頂平台上休息。這時雖然將近中午,但烈日未露臉,山間雲霧奔騰,也有陣陣涼風,消除了一路跋涉之苦,可惜無法盡興飽覽遠近群山,東北兩面仍是厚雲深鎖,只有西邊與南邊仍有展望。西方隔著薄霧看見大屯主峰橫亙天際,其左側後方的大屯西峰與面天山有如一抹藍煙,有點模糊不清了。倒是大屯主峰下的竹子湖盆地在淡嵐中現形,鄉間小路與花田農舍清晰可見,而浮現在這盆地景色上方的,則是七星山主峰西北側的一個小山崗,上面的觀景平台與解說牌在背景嵐煙襯托下格外醒目。南邊的視野可遠看紗帽山與山仔后的街道,至於更近的景物,則是七星南峰與七星幽谷,南峰高出谷地甚多,是明顯的山峰,察看地形圖,可見這個位居火山口底部的幽谷,在東、西、北三壁都有山峰圍著,僅南面沒有顯著山頭,由七星主峰南望,谷地的南界似乎只呈現一道橫嶺,嶺上是草原或箭竹與一些散生小樹,但細看嶺上草原,有幾塊小丘或巨石散落其間,其中位在橫嶺中央的一座小丘最為特殊,呈正三角形,形狀像金字塔,估計其高度約只有20-30公尺,表面密被芒草,這些特徵似符合七星幽谷中凱達格蘭遺址的景像,即稱為金字塔或凱達格蘭山的小丘,上次在雨霧中並未看到,可能鑽箭竹走過頭,隨即在箭竹與草原間亂闖而迷途了。後來再度專程進入七星幽谷探查(見後文),證實判斷無誤,可見主峰頂看得見谷中的遺址所在地,但除金字塔以外,其他遺址地物都被森林覆蓋,無法看到。

  主峰下的步道俯視七星谷南緣的金字塔出現在雲隙陽光下


由主峰快步走下往小油坑的步道,五分鐘即到一個小鞍部,這裡就是凱達格蘭遺址的入口,今天中午要趕下山,所以不打算進入幽谷。一路下行通過南峰北側的小山頭,十分鐘後來到山崗上的觀景台與解說牌,以前曾在霧中走這條路,在此台上毫無展望,這次到台上休息,總算飽覽大屯山與竹子湖的景色。小油坑路線開闢在七星山北坡,沿途只有在景觀台下方有少數昆欄樹林,其餘大部份經過高大的芒草原,下半段還有幾處硫氣孔,路旁白煙裊裊,最下方的路就位在小油坑大硫氣裂孔的崖邊上,濃煙如白雲陣陣上飄,瀰漫在石階步道上,小油坑停車場與遊客中心出現在白煙下方的山麓,意味著今日旅途已到終點。
由觀景台走到遊客中心旁的登山口,大約花了半小時,服務站旁的步道延伸到大硫氣孔的邊緣,在此可看到整個小油坑裂谷的全貌,小油坑與冷水坑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主要火山遺跡景點,今日旅途連接這兩個景點,途中登臨主峰與東峰,又覽遍七星谷四周的大小峰巒,對於七星山的山形與地勢終於有了新的認識。

  由小油坑遊客中心仰望硫氣孔與主峰登山步道

沒有留言: